第213章 神良策
關燈
小
中
大
又是一年八月十五,但徹夜秋雨。
三更時就起床的趙期昌不知道,徐州境內的黃河已經開始決堤,當地軍民舍命奮鬥在河岸將缺口堵住,而越來越高的河床,導致黃河兩岸的河堤又不得不繼續增高。增的越高,也就越危險,人力修築幾千裏的河堤,增長速度永遠追不上河床擡高的速度。
自古有四大水系說法,即江、河、淮、濟,而在趙期昌這一輩人中,濟水將會消失,但距離那一天,還有幾十年的時間。
朱高城守備府,張祖娥領著一大兩小三名侍女端著飯菜進入臥室,趙期昌已洗漱完畢,張祖娥給他束著發鬏,沈默不言。
又是出征,她開始討厭出征。
給趙期昌又穿上三層縫合在一起的絲綢短袖,隨後又是一層厚布中衣,最後是細魚鱗罩甲。趙期昌身為主將,等到他近身搏殺時,說明捕倭軍已經完蛋了。他穿的絲綢、厚布、魚鱗罩甲,以及最後要披掛的棉甲所有的作用只有一個,那就是防箭。
多重絲綢縫合在一起,對箭矢的防禦力極強,跟防彈衣原理是一樣的。中高級將領,有點家財都會這麽置辦一身。利用多層絲綢進行防箭,在宋元時期就開始流行了,算是硬質鐵甲,這能算是一類覆合護甲。
臥室內圓桌上,趙期昌坐在主位端著米湯小飲一口,道:“此次出軍最長不過一月,最快也就半月內折返。白石堡那邊的工坊由趙祿看著,朝陽坡莊裏有趙財,朱高城有趙顯,不需要家中過度操持。各莊秋收租子月底會上繳,珠珠看著點收入庫。”
家業越來越大,趙期昌深感人手不足,趙財、趙祿才能有限又年紀大了,可以執行他的命令去做事,卻拿不出合適的主意。
而軍中,趙顯、陳明理可以獨領一部,慶童、陳明心等人還沒成長起來。而常信平這個人,在趙期昌看來是個合格的教官、軍頭,而不是有獨立指揮才能的人。
臨走,趙期昌做著家中安排,張祖娥已經代入女主人角色。其實這次秋收,論租子收入,趙期昌的收入還比不上張祖娥,趙期昌還要拿出租糧給家丁發放補助,最終結餘純收入,連張祖娥的一半都不到。
她帶著豐厚嫁妝入趙家,趙家上下對張祖娥的態度是非常和善的,誰都願意聽張祖娥的話,因為張祖娥手裏不缺錢,隨便打賞一點,就對得起給她出的力氣。
這是個有錢就有地位的年代,都說正妻能打殺小妾,一個帶著豐厚嫁妝的小妾,靠著財力拉攏家仆,足以讓正妻死的不明不白。
男方、女方財產分明,趙期昌也不會去動張祖娥的財產,動了張祖娥也不會說什麽,可事情傳出去會讓外人笑話。對於掙錢能力比不上張祖娥,趙期昌並不著急。
三房的收入爆發會在兩年後,等新田徹底耕熟後,會有一輪產量爆發;而後等區域內水利工程修好,又會產生一輪產量增長。而這之後,便是固定收入,畢竟是農業為主,不會再有什麽增長點。
所以趙期昌選擇山地、坡地進行果木種植,以作為副業收入,並準備進行養殖業,如牛馬羊豬等大型牲畜,雞鴨鵝等小型禽類都是趙期昌計劃中要進行的項目。等地盤內人心歸附,依仗軍隊使得外人不敢伸手割羊毛後,趙期昌才會進行下一輪的手工業項目。
送趙期昌出門時,張祖娥突然說:“三郎,今日姐姐準備去北極觀求一根簽,準備捐五百石香火錢。”
趙期昌微微一楞,道:“也好,師尊那裏招滿弟子後,手頭也緊。多給些錢糧,也是我等對師長的孝敬。五郎、七郎在那裏學習,觀裏一眾師兄拿了咱家裏好處,自不會放松五郎、七郎學業。”
張祖娥笑著頷首,她也是如此考慮,繼續說:“待天晴後,朱師師母、戚家嫂嫂那邊兒,姐姐也會依次走動。大房那邊,去還是不去?”
傳說中的夫人外交,在現在的官場並不是新鮮事物,在家中時,軍官妻妾也會聚會,或者一起騎馬踏青,還會舉行射禮競賽。畢竟是衛所軍,衛裏傳統就是如此。一旦兵部征調整個登州衛組建軍隊遠調他處,將士妻兒都會跟隨移動。
大房?
趙鼎明做下那麽一檔子事情,趙鳳翼不在,趙蕓娘夫妻倆夾在中間很是為難,隔三差五的來三房走動想要彌補,這又不是她們小兩口能彌補的事情。
有些拉不下臉面,趙期昌覺得讓張祖娥先去大房那邊兒,有示弱的味道,問:“姐姐如何看?”
“家和萬事興。”
見趙期昌還不表態,張祖娥又說:“大房那邊,兄長不在家中,只有一個妾室嫂嫂,就是來我三房走動,也無法改變什麽。”
趙蕓娘的母親劉氏是妾室還未扶正,妾室出門本就惹人閑話,本身份量又輕。她話裏的意思是大房有意彌補,只是找不到合適份量的上門服軟。
最合適的人就是趙鳳翼,可他不在,趙蕓娘夫妻兩個幾次跑過來,已經將大房的態度表現出來了一些。若趙鼎明真不願意和解,就趙蕓娘夫妻倆的行為,早就讓趙鼎明趕出家門了。
張祖娥是個極有主意的女子,繼續說:“看彭黯做事路數,大房在中軍標營也滋潤不了幾天。幾年後,會求著三郎執掌家業,何苦眼前鬧得太過生分?”
趙家子弟雖然這次選擇大房沒給趙期昌面子,但這幫人才是今後趙期昌軍中的鐵桿嫡系,前幾次作戰,都是本家子弟充作核心骨幹才壓住陣勢。等趙期昌歲數更大,名望更大,家中財產更多,也讓家中子弟更熟悉他的時候,到那時趙期昌趕都趕不走這些人,更不會讓其他人拉走。
輕嘆一口氣,趙期昌道:“就依姐姐。”
說罷,抱拳輕輕一禮,張祖娥也領著一大二小三名侍女齊齊欠身施禮,看著趙期昌腳踩門前上馬石,翻身上馬。
趙期昌一拉韁繩調轉碼頭,雨幕中看一眼門前守候的軍官道:“出發吧。”
“得令!”
一眾軍官抱拳,一名親衛右手掏出牛角吹奏,左手叉腰鼓足氣開始吹奏,雨水打在氈笠大檐上,一張臉凍得紅彤彤:嗚……嗚嗚!
雨勢不如昨日大,也只是頃刻間,趙期昌就被淋透披風,縱馬踩踏在石板鋪徹的街道上,身後五六十騎跟隨,二百多副馬蹄鐵輪續敲擊在石板上,清脆作響。
趙期昌進入軍營,看著一輛輛架好的馬車、驢車,經過一個隊列就握著馬鞭一揮,披著蓑衣的馭手就揚鞭駕車,載著一車車軍士出發。
這次出軍,只帶了三日幹糧,除了前兩日做出的月餅,還有一批幹粽子。眼前正是秋收時,糧價極賤,基本上可以自己購糧造飯,買糧食比攜帶糧食要節省成本。
上次跑了一趟濰縣,趙期昌所部也有了長途行軍的經驗和教訓,這次出軍軍中沒有一頭牛。牛這種東西雖然比馬有耐力,更好養活,可比起馬有最大的缺點,那就是對水土更敏感。
馬走千裏,吃草沒問題;而牛吃千裏之外的草,會出問題。
次日天晴,張祖娥領著一大二小三名侍女與十名家丁,押送糧食前往北極觀上香。
北極觀後院,路過此處借住的一名青年正在正殿中與青陽子交談,口稱師叔。
張祖娥到來,一襲白底藍色收邊的棉甲,頭戴黑旗高尖蒼纓戰盔,護簾扣在臉上遮住鼻唇只露出一對亮漆漆眸子。
老道士見了對那青年擺擺手,那青年退到側門位置出去了。
打量張祖娥,老道士神情欣慰,笑道:“三郎昨日出征,太急了呀,可是有事情要說?”
張祖娥拱手:“回師尊,三郎並無事情,是妾身的事情。三郎出征,妾身想著求一道靈簽。”
她說話間,侍女張春燕雙手捧著香火禮單上前,老道士拿起來看了看笑道:“你們這小兩口子就是一對人精,這個禮,老道就收下了。”
張祖娥只是眼眸露笑,不再接話,上前跪坐在神像前,在一排簽筒中選擇一副,雙手抱著簽筒閉目祈禱片刻,搖動簽筒,掉出一枚簽。
看著簽文,張祖娥眼眸一縮,怔在那裏。
老道士走過來看一眼簽筒,又看了看張祖娥手中簽號,是第七簽,便知是下下簽。
老道士輕嘆一聲,道:“若是三郎,會再搖一枚,直到滿意高興為止。簽這東西,信則靈,不信則不靈。”
簽名,廉將軍思用趙人;簽文,奔波役役重重險,帶水拖泥又渡山;更慮他方求別用,千山萬水未能還。
張祖娥心中陰霾,強笑問:“師尊,若是惡簽,也能信而靈驗?”
老道士撫須:“對簽,你不如三郎果決。須知,他是軍將,信神不若無神。”
我命由我不由天,這才是一個趙期昌對求簽算卦的看法。
張祖娥心中莫名發慌,老道士問:“問什麽?”
張祖娥想臨時改口改問其他,但猶豫再三還是說:“問我家三郎前程。”
她再特立獨行,也只是一個傳統教育出來的女子,對於神靈有著天然敬畏,某些方面,遠不如趙期昌大逆不道。
老道士撫須,嘴角翹著,他欣賞張祖娥的態度,左手掐算,心中也在根據信息分析趙期昌眼前的發展前程,心中也不樂觀,道:“此操勞無果之象,僵守原地難尋進步,不若先退一步。而事事難為,不若退而守田,以待天時。此又有渡河拖泥之象,凡事正直則吉。”
一句話兩重意思,張祖娥知道求到什麽簽不重要,老道士怎麽解簽才是重要的,這是老道士給出的建議。畢竟趙期昌算的上是一地重將,老道士也隨著北極觀擴建而地位拔高,影響力增長速度。
老道士不能與趙期昌有太親密的關系,更不能傳出他事事點撥趙期昌的說法,否則他和趙期昌都要倒黴,一個莫名其妙勾結妖道的帽子砸下來,有的趙期昌苦頭吃。
畢竟,北極觀的基業越發的大了,對民間的影響力是極具煽動性的,再加上趙期昌鎮守本地,朝廷方面也擔心突然某一天北極觀對周圍百姓說‘趙將軍有天子氣象’之類的話。
做不做那是以後的事兒,有沒有能力去做,才是眼前該管治的事情。所以趙期昌求簽,純粹就是來找老道士咨詢看法。就連他練武,也是其他人師兄上門指點,不再是老道士出面。
老道士給出的建議張祖娥聽明白了,形勢確實如她抽的簽一樣,是下下簽。趙期昌這一趟出軍,不會有什麽收獲或者進步,能不去自然是好的,可已經去了。
那麽想要全身而退,只能身正道直,自然不怕腳上的泥將自己絆倒,進而摔進河裏溺死。什麽是身正道直?那就是做符合良心、輿論支持的事情,比如救王杲。
所謂吉不是趙期昌能得到什麽東西,而是從渡河拖泥的厄運中解脫。綜合上文,還是白跑一趟瞎幸苦。但不出事就好,張祖娥心中慰藉不少。
張祖娥離去,那青年從側門進來,看著張祖娥背影,問:“師叔,這就是小師弟正室?”
老道士點頭,道:“沒錯,與我那徒兒倒也般配。”
這名青年叫神良策,世居南直隸六安衛壽縣,世襲延安衛正三品指揮使,拜師武當本庭,來這邊是求老道士人脈找遺失多年的姑姑。
而神家家主還死撐著沒咽氣,誰能找回那個因戰亂遺落的神家女子,誰就是繼承人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三更時就起床的趙期昌不知道,徐州境內的黃河已經開始決堤,當地軍民舍命奮鬥在河岸將缺口堵住,而越來越高的河床,導致黃河兩岸的河堤又不得不繼續增高。增的越高,也就越危險,人力修築幾千裏的河堤,增長速度永遠追不上河床擡高的速度。
自古有四大水系說法,即江、河、淮、濟,而在趙期昌這一輩人中,濟水將會消失,但距離那一天,還有幾十年的時間。
朱高城守備府,張祖娥領著一大兩小三名侍女端著飯菜進入臥室,趙期昌已洗漱完畢,張祖娥給他束著發鬏,沈默不言。
又是出征,她開始討厭出征。
給趙期昌又穿上三層縫合在一起的絲綢短袖,隨後又是一層厚布中衣,最後是細魚鱗罩甲。趙期昌身為主將,等到他近身搏殺時,說明捕倭軍已經完蛋了。他穿的絲綢、厚布、魚鱗罩甲,以及最後要披掛的棉甲所有的作用只有一個,那就是防箭。
多重絲綢縫合在一起,對箭矢的防禦力極強,跟防彈衣原理是一樣的。中高級將領,有點家財都會這麽置辦一身。利用多層絲綢進行防箭,在宋元時期就開始流行了,算是硬質鐵甲,這能算是一類覆合護甲。
臥室內圓桌上,趙期昌坐在主位端著米湯小飲一口,道:“此次出軍最長不過一月,最快也就半月內折返。白石堡那邊的工坊由趙祿看著,朝陽坡莊裏有趙財,朱高城有趙顯,不需要家中過度操持。各莊秋收租子月底會上繳,珠珠看著點收入庫。”
家業越來越大,趙期昌深感人手不足,趙財、趙祿才能有限又年紀大了,可以執行他的命令去做事,卻拿不出合適的主意。
而軍中,趙顯、陳明理可以獨領一部,慶童、陳明心等人還沒成長起來。而常信平這個人,在趙期昌看來是個合格的教官、軍頭,而不是有獨立指揮才能的人。
臨走,趙期昌做著家中安排,張祖娥已經代入女主人角色。其實這次秋收,論租子收入,趙期昌的收入還比不上張祖娥,趙期昌還要拿出租糧給家丁發放補助,最終結餘純收入,連張祖娥的一半都不到。
她帶著豐厚嫁妝入趙家,趙家上下對張祖娥的態度是非常和善的,誰都願意聽張祖娥的話,因為張祖娥手裏不缺錢,隨便打賞一點,就對得起給她出的力氣。
這是個有錢就有地位的年代,都說正妻能打殺小妾,一個帶著豐厚嫁妝的小妾,靠著財力拉攏家仆,足以讓正妻死的不明不白。
男方、女方財產分明,趙期昌也不會去動張祖娥的財產,動了張祖娥也不會說什麽,可事情傳出去會讓外人笑話。對於掙錢能力比不上張祖娥,趙期昌並不著急。
三房的收入爆發會在兩年後,等新田徹底耕熟後,會有一輪產量爆發;而後等區域內水利工程修好,又會產生一輪產量增長。而這之後,便是固定收入,畢竟是農業為主,不會再有什麽增長點。
所以趙期昌選擇山地、坡地進行果木種植,以作為副業收入,並準備進行養殖業,如牛馬羊豬等大型牲畜,雞鴨鵝等小型禽類都是趙期昌計劃中要進行的項目。等地盤內人心歸附,依仗軍隊使得外人不敢伸手割羊毛後,趙期昌才會進行下一輪的手工業項目。
送趙期昌出門時,張祖娥突然說:“三郎,今日姐姐準備去北極觀求一根簽,準備捐五百石香火錢。”
趙期昌微微一楞,道:“也好,師尊那裏招滿弟子後,手頭也緊。多給些錢糧,也是我等對師長的孝敬。五郎、七郎在那裏學習,觀裏一眾師兄拿了咱家裏好處,自不會放松五郎、七郎學業。”
張祖娥笑著頷首,她也是如此考慮,繼續說:“待天晴後,朱師師母、戚家嫂嫂那邊兒,姐姐也會依次走動。大房那邊,去還是不去?”
傳說中的夫人外交,在現在的官場並不是新鮮事物,在家中時,軍官妻妾也會聚會,或者一起騎馬踏青,還會舉行射禮競賽。畢竟是衛所軍,衛裏傳統就是如此。一旦兵部征調整個登州衛組建軍隊遠調他處,將士妻兒都會跟隨移動。
大房?
趙鼎明做下那麽一檔子事情,趙鳳翼不在,趙蕓娘夫妻倆夾在中間很是為難,隔三差五的來三房走動想要彌補,這又不是她們小兩口能彌補的事情。
有些拉不下臉面,趙期昌覺得讓張祖娥先去大房那邊兒,有示弱的味道,問:“姐姐如何看?”
“家和萬事興。”
見趙期昌還不表態,張祖娥又說:“大房那邊,兄長不在家中,只有一個妾室嫂嫂,就是來我三房走動,也無法改變什麽。”
趙蕓娘的母親劉氏是妾室還未扶正,妾室出門本就惹人閑話,本身份量又輕。她話裏的意思是大房有意彌補,只是找不到合適份量的上門服軟。
最合適的人就是趙鳳翼,可他不在,趙蕓娘夫妻兩個幾次跑過來,已經將大房的態度表現出來了一些。若趙鼎明真不願意和解,就趙蕓娘夫妻倆的行為,早就讓趙鼎明趕出家門了。
張祖娥是個極有主意的女子,繼續說:“看彭黯做事路數,大房在中軍標營也滋潤不了幾天。幾年後,會求著三郎執掌家業,何苦眼前鬧得太過生分?”
趙家子弟雖然這次選擇大房沒給趙期昌面子,但這幫人才是今後趙期昌軍中的鐵桿嫡系,前幾次作戰,都是本家子弟充作核心骨幹才壓住陣勢。等趙期昌歲數更大,名望更大,家中財產更多,也讓家中子弟更熟悉他的時候,到那時趙期昌趕都趕不走這些人,更不會讓其他人拉走。
輕嘆一口氣,趙期昌道:“就依姐姐。”
說罷,抱拳輕輕一禮,張祖娥也領著一大二小三名侍女齊齊欠身施禮,看著趙期昌腳踩門前上馬石,翻身上馬。
趙期昌一拉韁繩調轉碼頭,雨幕中看一眼門前守候的軍官道:“出發吧。”
“得令!”
一眾軍官抱拳,一名親衛右手掏出牛角吹奏,左手叉腰鼓足氣開始吹奏,雨水打在氈笠大檐上,一張臉凍得紅彤彤:嗚……嗚嗚!
雨勢不如昨日大,也只是頃刻間,趙期昌就被淋透披風,縱馬踩踏在石板鋪徹的街道上,身後五六十騎跟隨,二百多副馬蹄鐵輪續敲擊在石板上,清脆作響。
趙期昌進入軍營,看著一輛輛架好的馬車、驢車,經過一個隊列就握著馬鞭一揮,披著蓑衣的馭手就揚鞭駕車,載著一車車軍士出發。
這次出軍,只帶了三日幹糧,除了前兩日做出的月餅,還有一批幹粽子。眼前正是秋收時,糧價極賤,基本上可以自己購糧造飯,買糧食比攜帶糧食要節省成本。
上次跑了一趟濰縣,趙期昌所部也有了長途行軍的經驗和教訓,這次出軍軍中沒有一頭牛。牛這種東西雖然比馬有耐力,更好養活,可比起馬有最大的缺點,那就是對水土更敏感。
馬走千裏,吃草沒問題;而牛吃千裏之外的草,會出問題。
次日天晴,張祖娥領著一大二小三名侍女與十名家丁,押送糧食前往北極觀上香。
北極觀後院,路過此處借住的一名青年正在正殿中與青陽子交談,口稱師叔。
張祖娥到來,一襲白底藍色收邊的棉甲,頭戴黑旗高尖蒼纓戰盔,護簾扣在臉上遮住鼻唇只露出一對亮漆漆眸子。
老道士見了對那青年擺擺手,那青年退到側門位置出去了。
打量張祖娥,老道士神情欣慰,笑道:“三郎昨日出征,太急了呀,可是有事情要說?”
張祖娥拱手:“回師尊,三郎並無事情,是妾身的事情。三郎出征,妾身想著求一道靈簽。”
她說話間,侍女張春燕雙手捧著香火禮單上前,老道士拿起來看了看笑道:“你們這小兩口子就是一對人精,這個禮,老道就收下了。”
張祖娥只是眼眸露笑,不再接話,上前跪坐在神像前,在一排簽筒中選擇一副,雙手抱著簽筒閉目祈禱片刻,搖動簽筒,掉出一枚簽。
看著簽文,張祖娥眼眸一縮,怔在那裏。
老道士走過來看一眼簽筒,又看了看張祖娥手中簽號,是第七簽,便知是下下簽。
老道士輕嘆一聲,道:“若是三郎,會再搖一枚,直到滿意高興為止。簽這東西,信則靈,不信則不靈。”
簽名,廉將軍思用趙人;簽文,奔波役役重重險,帶水拖泥又渡山;更慮他方求別用,千山萬水未能還。
張祖娥心中陰霾,強笑問:“師尊,若是惡簽,也能信而靈驗?”
老道士撫須:“對簽,你不如三郎果決。須知,他是軍將,信神不若無神。”
我命由我不由天,這才是一個趙期昌對求簽算卦的看法。
張祖娥心中莫名發慌,老道士問:“問什麽?”
張祖娥想臨時改口改問其他,但猶豫再三還是說:“問我家三郎前程。”
她再特立獨行,也只是一個傳統教育出來的女子,對於神靈有著天然敬畏,某些方面,遠不如趙期昌大逆不道。
老道士撫須,嘴角翹著,他欣賞張祖娥的態度,左手掐算,心中也在根據信息分析趙期昌眼前的發展前程,心中也不樂觀,道:“此操勞無果之象,僵守原地難尋進步,不若先退一步。而事事難為,不若退而守田,以待天時。此又有渡河拖泥之象,凡事正直則吉。”
一句話兩重意思,張祖娥知道求到什麽簽不重要,老道士怎麽解簽才是重要的,這是老道士給出的建議。畢竟趙期昌算的上是一地重將,老道士也隨著北極觀擴建而地位拔高,影響力增長速度。
老道士不能與趙期昌有太親密的關系,更不能傳出他事事點撥趙期昌的說法,否則他和趙期昌都要倒黴,一個莫名其妙勾結妖道的帽子砸下來,有的趙期昌苦頭吃。
畢竟,北極觀的基業越發的大了,對民間的影響力是極具煽動性的,再加上趙期昌鎮守本地,朝廷方面也擔心突然某一天北極觀對周圍百姓說‘趙將軍有天子氣象’之類的話。
做不做那是以後的事兒,有沒有能力去做,才是眼前該管治的事情。所以趙期昌求簽,純粹就是來找老道士咨詢看法。就連他練武,也是其他人師兄上門指點,不再是老道士出面。
老道士給出的建議張祖娥聽明白了,形勢確實如她抽的簽一樣,是下下簽。趙期昌這一趟出軍,不會有什麽收獲或者進步,能不去自然是好的,可已經去了。
那麽想要全身而退,只能身正道直,自然不怕腳上的泥將自己絆倒,進而摔進河裏溺死。什麽是身正道直?那就是做符合良心、輿論支持的事情,比如救王杲。
所謂吉不是趙期昌能得到什麽東西,而是從渡河拖泥的厄運中解脫。綜合上文,還是白跑一趟瞎幸苦。但不出事就好,張祖娥心中慰藉不少。
張祖娥離去,那青年從側門進來,看著張祖娥背影,問:“師叔,這就是小師弟正室?”
老道士點頭,道:“沒錯,與我那徒兒倒也般配。”
這名青年叫神良策,世居南直隸六安衛壽縣,世襲延安衛正三品指揮使,拜師武當本庭,來這邊是求老道士人脈找遺失多年的姑姑。
而神家家主還死撐著沒咽氣,誰能找回那個因戰亂遺落的神家女子,誰就是繼承人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